中国能源产品网 - 能源产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风能动态 | 生物质能动态 | 太阳能动态 | 新光源 | 综合动态 | 安全管理 | 国际能源 | 环境保护 | 节能减排 | 垃圾利用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光源 > 我国绿色多元低碳化能源发展透视
9.biz | 商业搜索

我国绿色多元低碳化能源发展透视

信息来源:eeennn.com   时间: 2012-03-02  浏览次数:724

    2月上旬,北京市燃气集团发布消息,2012年预计购入天然气78亿立方米,使全市天然气用量增加10%以上,除现有天然气用户外,还将有20万居民用户首次使用天然气。
    20万户北京居民首次享受天然气带来的福利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对于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决心。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如今,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已通过管道直达我国南部的广州,风能、光伏、核电的利用也如火如荼,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正稳步向前。
    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而煤炭却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左右。“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长期以来以煤为主。这样的能源结构给我国带来很大压力,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
    按照BP公司《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1》的数据,以2010年为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70.5%,石油占17.6%,天然气占4%,水电占6.7%,核电占0.7%,其他占0.5%。2011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的比重均有所上升。
    我国能源结构与世界能源结构相比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我国石油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而煤炭消费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40个百分点;我国的核电只有不到1%,而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了5.5%。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巨大,可以调整的空间也巨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国“十二五”规划着重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到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09年的70%以上下降到63%左右,天然气、水电与核能、其他非化石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其他能源的电力消费比重将分别上升到8.3%、9%、2.6%和17.1%。
    根据“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目标,预计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导向性目标为41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分别为38.2亿吨、5亿吨、2300亿立方米和4.7亿吨标准煤,核电规模达到39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规模至少达到2.7亿千瓦以上,风电须达到1亿千瓦以上。
    “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目标任重而道远。如何对煤炭、天然气、新能源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呢?国家能源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表示,《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技术进步、体制创新的能源产业总体目标。具体而言,我国能源发展将从偏重保障供给为主向科学调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转变,从严重依赖煤炭资源向绿色、多元、低碳化能源发展转变,从依赖国内能源供应向立足国内、加强国际合作转变。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认为,调整能源结构,需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应用,同时加快发展核电。目前,我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所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可以加快百万千瓦风电场建设,带动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产业发展。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在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太阳能发电(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早在2007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首次踏上1000兆瓦门槛,成为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同时,在做好统筹规划、资源调查的前提下,我国积极推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发展。此外,核电属于典型的清洁、高效能源,污染少,温室气体接近零排放,是有效优化能源结构的关键。
    中央党校教授、能源问题研究专家曹新认为,要把水电开发放到重要地位。水电是一种经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与煤电相比较,每1千瓦时的水电电量大约可以减少原煤用量500克和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克。开发水电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水电开发应该放在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优先地位。根据目前的勘测设计水平,我国水电有2.47万亿千瓦时的技术可开发量。如果开发充分,至少每年可以提供10亿吨到13亿吨原煤的能源
    许多专家还提出,在当前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占据我国能源结构主体暂时无法动摇的条件下,加大天然气开发利用力度,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国内储量来看,我国常规天然气到2009年探明率只有21.1%,储采比仍保持较高水平,具备持续开采的资源条件。同时,我国还拥有丰富的煤层气和页岩资源。从国际市场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吐库曼斯坦、缅甸等分别签署了天然气引进和油气田合作勘探开发的相关协议。到2009年,中国海外液化天然气利用量已达76.3亿立方米。从发展阶段来讲,国内天然气储量虽然集中在中西部,但随着运输管网框架的形成,解决地区间供需矛盾的条件已经具备。“十一五”以来,我国天然气发展势头迅猛,能源结构“气化”进程明显加快。可以说,中国已踏进以气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新阶段。
    中海油高级研究员严于龙认为,要加快发展煤制天然气,同时要开发利用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煤制天然气是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必由之路,将成为我国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政策推进得当,“十二五”实现煤制天然气年300亿立方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经过开发和技术储备,煤层气和页岩气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常规天然气的有效接替。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能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积极创新能源发展理念和模式,转变能源管理方式,推动我国能源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向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力争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道路。
    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调结构这个词,从金融危机中开始流行,最初所指涉的对象是我国的宏观经济。调结构的目标是整体经济结构、内需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等。而调结构的目的是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在金融危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平稳顺利过渡。
    那么,能源领域为什么也要调结构?虽然我国现在能源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高、清洁能源开发力度还不够大等,但总体来讲,我国能源供给是稳定、安全的,并未出现像金融危机这样的“大麻烦”。
    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反映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中,2010年我国煤炭能源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70.5%,石油占17.6%,天然气占4%,风能、水能、核能等占7.9%。这样的结构有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调整?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来看看,大量消耗煤炭资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国的车用汽油和天然气燃烧效率比煤炭的燃烧效率高出一倍以上。不仅如此,汽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值要高于煤炭,这意味着要获得同样多的热量,需要消耗的煤炭总量是汽油和天然气的2至3倍,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排放物也是近似这样的数量关系。
    燃料本身的成本加上治理环境所需要的成本,让煤炭的成本并不像它的市场价看上去那么低廉。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晓平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多年一直效果不佳,是因为没有共识,而现在PM2.5成为了全国的共识,有利于促进“少烧煤,多烧气”的转型。
    除了环保方面的考虑外,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电荒”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2011年,我国遇到了严重的电力供应缺口,最大缺口曾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这一情况在2012年,也许并不会有明显好转。
    从另一方面看,加大天然气这样的清洁能源,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带来诸多裨益。环保方面的理由自不必赘言,光从经济方面来看也有很多诱人之处。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的当口儿,但欧债危机、中东的紧张局势,依然让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势难言明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坚持调整经济结构的策略,扩大内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
    调整能源结构正好能实现这样的功效。目前我国燃气并未实现100%的全覆盖,燃气管网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无论是民用气还是工业用气,都还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这将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则是高新技术密集的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意味着能够有效带动相关的能源科技发展,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的科技水平进步,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以及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从这个角度上看,能源结构调整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我国应当运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调整来振兴传统产业,用清洁环保的创新产品拉动内需,用循环经济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经济。
    那么,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这个问题有多么紧迫?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研究课题组”200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来的减排能力被现行的建设和生产模式“碳锁定”,并可能延续数十年。这将严重限制减排的努力和技术的推广。
    我国目前依然处在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如果不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发展理念,一旦这些投资项目建成,在其整个寿命周期内就会被锁定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路径上。
    这意味着,只有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才能为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已不能犹豫,必须立刻行动起来。(魏泓飞)
    余音绕梁
    陆启洲:优化能源结构迫在眉睫(2010年)
    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电力作为能源转化型行业,这方面的任务也很艰巨,特别是调整优化电力能源结构,迫在眉睫。要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耗占终端能源消耗15%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但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成本很高,以我国现在的居民生活水平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低成本的水电、核电技术。
    曹培玺: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2010年)
    当前,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积极开发绿色煤电、二氧化碳捕集与处理等清洁煤电技术,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建议国家支持研发绿色煤电技术,将绿色煤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由政府部门牵头,整合发电、石油等企业优势,推动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封存的全流程工业示范。
    邵秉仁:必须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2011年)
    电力体制是决定新能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必须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以真实成本加合理利润方式,确定独立的输、配电价,还原电网企业的输、配电功能,使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离,电力调度机构与运营主体分离,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实现电网的公平开放、公平接入。
    在配电环节要实行多元投资,打破独家购、售电的垄断局面,逐步建立灵活、透明的电力交易市场机制。
    华炜:大力推进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发展(2011年)
    煤炭工业是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是促进资源高效、洁净利用,充分挖掘资源利用价值,促进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议国家研究制定有效的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管理体系和激励办法,逐步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试点项目的支持。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能源产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