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毁灭性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Alfred Adler认为,人的“自卑情结”通常来自于先天的缺陷或重大的生活打击,进而形成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与行为。
因此,自卑的人总是感到痛苦、压抑的,即使他们通过努力达成某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很难克服骨子里的自卑感。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发现,我们的自卑可能与父母的这些行为有关。
一、过度强调批评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在东亚文化下特别普遍,父母坚信只有严格要求孩子,才能促使其成功。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认为,成长的本质在于对良好行为的习得,并且强调“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的动作若是得到教育者的强化,该动作再次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
而强化主要是通过“奖励”与“惩罚”实现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其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对其不好的行为给予批评,来塑造孩子的行为模式与习惯。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很多家长一味地强调惩罚与批评的作用,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肯定。
例如,孩子在校取得好成绩时,很多家长会说“为什么这道题这么简单也错了?下次还要更加努力”,而不是去欣赏孩子现阶段已经取得的成果。在这种批评教育的长期影响下,无论孩子做得多棒,他们都很难得到父母的肯定,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
二、父母的早期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气质不一致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而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也要适应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这种在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也叫做“气质类型”。
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托马斯切斯(Thomas Chess)的“气质三类型说”,该理论将孩子的气质类型划分成“容易型”、“困难型”与“迟缓型”。
容易型的孩子对各种教养方式都很容易适应,既听话又懂事;而困难型孩子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需要有爱心、有耐心的对待这种孩子,尽量不要对他们乱发脾气;迟缓型的孩子适应变化慢,喜欢逃避新事物、新刺激。
所以,对于这种气质类型孩子的父母,不要觉得自己孩子太过被动,而应该顺应他们的性格特点,用顺其自然的方式,让他们按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否则将适得其反。
如果父母的早期教育方式与孩子的气质不一致,便会出现“拟合劣化”现象,让孩子形成充满抵抗性和冲突的人格,觉得周围的人和事都在于自己对抗,而自己力量渺小、无法应付,进而形成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三、父母的控制欲过强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对环境的理解与控制是最基本的需要。而一旦家长的控制欲过强,会使孩子失去了对自己行为与周围环境的控制感,变得非常被动,觉得自己很无用而产生自卑心态。
在发展心理学中,这种类型的父母也被称为“权威型”,他们爱给孩子提要求,并不接受孩子的反驳,要求孩子绝对的服从;他们喜欢给孩子安排各种活动,相信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忽视了孩子的主动性。在这样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主动掌控生活,变得无助与自卑。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