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痛点堵点。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让新能源汽车下乡更顺畅。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不断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新闻1+1》共同关注:新能源汽车下乡,充电桩要先行!
为什么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下乡力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陈士华:今年以来整个汽车的消费还处在恢复的过程中,总体来看需求还是不足的。过去一年,2022年整个的市场占有率,新能源汽车出现快速增长。我们也注意到,大中城市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2022年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
但是如果再看一下三线、四线以下的城市,包括农村地区,数据还不足20%,这些地区的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还不够。现在来看,乡下地区很多居民的出行还是靠低速电动车,这些车型实际上不安全,也不环保,很有必要替代,我觉得未来的市场还是成为我们国家主要的汽车增量市场。
在下乡过程中,有哪些制约因素要关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陈士华:从现在的条件来看,因为新能源汽车在我们国家发展得比较早,现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也在迅速提高。2012年到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80%。现在来看,因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还是进步得很快,包括全电动汽车现在续航里程400、500公里以上,之前可能大家担心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了。另外像插电式混合动力,实际上综合油耗也是比燃油车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也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是越来越成熟,产品的价格,重要的竞争力快速向燃油车靠近。
从现在看,我觉得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最大的问题,还是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我也关注到这次两部委联合发的文件,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说是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牛鼻子”,这是最大的一个制约。因为现在像农村地区建设充电桩还是有不少的困难,它不像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居民包括车辆相对比较分散,另外充电设施选址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还要兼顾效率。另外像充电设施的安装,包括运营维护、用地用电等等,这些很多的问题都制约了我们的发展问题。所以这方面城市和农村不一样,不能把城市的经验搬到农村去。
怎么避免出现浪费等不确定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陈士华:发展新能源汽车确实要先建桩,这个适度超前,实际上这个做得非常好。我们知道大城市包括一些老旧小区,现在来看建桩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建在一些像商圈写字楼等等,老旧小区的建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有一段时间充电设施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里面我也注意到一条,意见里面提到了,要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桩要下乡全覆盖,它没说每个乡都要全覆盖,是在适宜新能源汽车的地区,这个实际上是非常清晰的。
另外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的车桩比大概是2.5比1。我觉得我们农村地区的车桩比的比例,可以比城市稍微小一些,因为一方面,这些车辆一般随着车辆会带一些简易性的充电设施,农村地区这个方面还是比较适合的。另一方面,农村使用车辆的频率可能会比大城市小一些,也没必要建太多的充电桩。
配套问题要怎么解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陈士华:从国家的整个规划方面,要加快农村地区电力设施的改造。另外一方面像农村地区实际上也适合做一些类似分布式的能源,这也是比较适合农村家庭使用的电力需求。充电设施好建难管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实际上大城市也是经历了几年的磨合期,现在刚刚进入到良好的发展阶段,农村可能更加复杂,家家拉线也不太现实,包括建好以后谁来管等等,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从市场主体来看,如果说完全靠市场,这种情况收回成本的话,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大家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方面可能还是需要地方政府在建设、运营这方面可能是要给予大力的支持,让充电设施有人建也有人管,能够持续,这样的话农村的消费者才能够消费,愿意消费,也敢消费。
江苏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经验?
江苏省工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 熊斌谦:应该说新能源汽车下乡是拓展农村市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农村消费,我看主要是存在两个方面的短板。
首先是宣传的程度还不够,不少群众对新能源汽车仍然局限在续航里程短,或者不够安全等一些认识上面,对一些技术的创新、产品的革新可能还不是很了解,这个因素较大程度制约了消费的需求。
再一个就是农村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说农村居民自建充电桩安装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一旦考虑到中远途的出行,大家就可能会普遍感到充电的地方是不是比较少,尤其是在节假日高速公路的补能排队,难免心中会有一些焦虑的心理。其实随着新能源汽车工艺,特别是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的续航里程还有安全性能,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我们的充电设施也在不断丰富完善,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宣传和推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即使二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目前,预防工作应重视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特别是没有打过疫苗、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等。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关口前移”尽可能避免感染。这类人群一旦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筛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氧疗,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症化。因此,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 国内还会出现规模性疫情吗?
XBB成为主要流行株 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问:我国目前主要的新冠病毒流行株是什么?致病力有什么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上旬,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6%,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随着XBB系列变异株持续输入,以及人群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增多等原因,我们观察到部分地区的疫情水平有小幅回升,这也符合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动流行的规律。
近期发热门诊就诊量有所增加,但和4月份流感高峰期相比,仍处于低位。当前,新冠疫情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流行曲线也比较扁平。根据监测结果综合研判,新冠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低。
▲ “嗓子疼”不一定是新冠 摸清病因客观对待
做好科学防护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问:普通人“二阳”后如何对症治疗?怎样做好科学防护?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目前从临床看,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总体症状较轻,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为突出症状,从中医来讲是风热感冒加点“湿”或“燥”的特征,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清咽利喉类型的中药药物。
在预防方面,公众可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勤通风、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自我健康监测。若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应避免带病工作、上学,建议在家充分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工作、上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上呼吸道和咽喉是人体的门户,不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或是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咽喉肿痛。应注意鉴别,区别对待,对症规范治疗。
同时,坚持保持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防治各类传染病。